由世卫组织召集的一个全球专家小组就猴痘病毒变异株新名称问题达成一致,这是使猴痘疾病、病毒和变异株(或进化分支)的名称与当前最佳实践保持一致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专家同意用罗马数字对这些分支进行命名。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时被命名,当时尚未采用目前疾病和病毒命名的最佳实践。对于该病毒引起的疾病名称也是如此。主要变异株按已知地理传播区域定名。
当前的最佳实践是,在命名新发现的病毒、相关疾病和病毒变异株时应避免对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区域、专业或族裔群体造成伤害,并尽量减少对贸易、旅行、旅游或动物福利的负面影响。
来自全球的痘病毒学、进化生物学专家和研究机构代表审查了已知和新的猴痘病毒变异株或分支的系统发育和命名。他们讨论了猴痘病毒变异株的特征和进化,明显的系统发育和临床差异,以及对公共卫生和未来病毒学及进化研究的潜在后果。
该专家小组就符合最佳实践的病毒分支新命名法达成共识。他们就病毒分支应如何在基因组序列储存点记录和分类达成了一致。
专家达成的共识是,将前刚果盆地(中非)分支称为分支一(I),将前西非分支称为分支二(II)。此外,还一致认为分支II由两个亚分支组成。
正确的命名结构将以罗马数字表示分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亚分支。因此,新的命名规则包含分支I、分支IIa和分支IIb,后者主要指在2022年全球疫情中主要传播的一组变异株。随着疫情发展,谱系的命名将依从科学家建议。必要时将再次召集专家开会。
疾病和病毒名称方面的工作仍在继续,同时各分支的新名称应立即生效。